体育场馆安防工程现状与发展
编辑: windy 2010年11月24日 00:00
来源: 中国数字音视网

  一、场馆安防工程现状分析

  安防行业发展到现在应该说已经相当成熟, 技术方面的突飞猛进给安防产业带来发展强大的动力,70年代视频图像技术、80年代计算机数字技术、90年代生物识别技术以及2000年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安防行业得到快速发展。

  场馆安防工程需求特点:

  对场馆安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对人和物的防范要求更高了,安防系统的建设越来越需要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范。场馆作为一种特定的智能建筑或智能建筑群,具有大空间/大水体、人员集中聚集等特殊性, JGJ31-2003《体育建筑设计规范》规定了一套分级要求,相应的对包括安防系统在内的智能化技术系统提出了有关要求。根据使用要求将场馆了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。对于这些不同的功能分区,应根据其不同的用途和服务对象,合理地确定安防设施的分布、数量和技术规格。

  场馆安防工程建设情况

  安保是多方参与、分层次分工协作的体系,包括武警、公安、消防、警卫局等多个单位,每个单位或多或少地建立了自己相应的安防技术系统,虽然在同一个场馆各安保参与单位的技术系统互不隶属,但并不意味着没有一个整体的紧密联系的安防系统,每家的技术系统内部都是完整而自成体系的,一般从下到上保持和平时编制一致的组织指挥层次,各个点采用同样的技术规格,这样工程实施和管理难度要比综合性的联合体系要低得多、效率可能更高。系统组成一般包括视频监控、门禁、周界入侵监测、消防广播四个子系统,这些系统按照场馆群聚集情况进行配置。

  二、场馆安防工程建设

  建设目标:

  安全防范系统是场馆智能化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,场馆安全防范系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、功能强大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,满足对各单体建筑安全和管理的需要,配合人员管理,实现人防与技防紧密结合。建设一个完整的、集成的、可靠的、易操作的安防系统,使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整个场馆进行监控和管理,并接入奥运会安防指挥中心智能化管理系统,是建立安防系统要达到的目标。安防系统既是保证场馆功能正常的重要保障部分,也是一旦紧急情况出现后的应急反应和指挥控制系统。

  应急反应和指挥控制系统]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,一般应包含公共安全应急平台、监控中心(室)。公共安全应急平台还包括信息获取子系统,智能应急子系统与应急指挥子系统:


  监控制系子系统可配合智能应急子系统,完成对人员的疏散,及室外交通的疏导和管理


  监控系统将前端监控点图象信息传回监控中心, 应急指挥子系统,通过紧急广播、有线/无线通讯实施人员疏散的指挥与管理,组织实施救援方案,对外发布事故处置状态信息等。


  安全管理也应妥善处理与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计算机软件平台的衔接,以达到信息共享和实施高度的集成,为智能化管理提供可靠、高速和灵活开放的传输平台及实现途径,创造一个投资合理有效、功能齐全高效、舒适便利的环境,为整个体育场馆的运作、管理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。

  安全防范系统建设范围选型原则

  根据各自监控的风险等级的不同,可将体育馆里各种各样的区域划分为三个不同防护级别的区域,根据各自防护级别的不同,选择不同的设备(设备高中低档、动点或固定点),具体如下:

  ² 建议在体育馆通道,裁判席区、媒体记者区、新闻发布厅、贵宾室外通道、看台贵宾席、颁奖台区等区域设置固定彩色高清摄像机;

  ² 在交通要道,专用车辆停车区、要人专用停车区、供电房、供气房、供水房、等区域设置彩色高清晰日夜型摄像机,可满足重点部位的固定监控,

  ² 建议在普通停车区,体育馆外围交通主干干道设置高速球摄像机,即可保证体育馆外围安全,也可配合交警对体育馆外围的交通进行有效疏导和管制,由于比赛观众席,面积较大,需要监控的大,现场情况复杂,建议设置高速度球摄像机,进行全方位监控,使监控系统盲区减到最小。

  ² 在重要的需要监控面积大的区域采用智能高速球摄像机,其摄像机不仅效果清晰度,而且云台转速快,能够在短时间快速定位到所要监控的对象,适合于对大面积区域重点监控的需求,例如;体育馆比赛区域、室外停车场、体育场、观众席等。

  ² 在出入口部位建议使用超宽动态固定摄像机,此类摄像机的最大特点是,强光抑制性能比较强,在出入口等逆光环境下使用,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。
     

收藏(0)

赞(0)

踩(0)

评论
验证码